國之禍患起于東洋(中)——戰(zhàn)國時代東西方

劉剛2024-08-19 15:46

劉剛/文 鐵炮傳來與倭寇由來

葡、西兩國,從西洋到東洋,從東洋到西洋。懷里,各自揣著一個“征服中國”的夢想,案上,都曾有過一個“征服中國的計劃”,也都折騰過一番,才放下。

西草灣戰(zhàn)役后,葡人雖敗,仍未心服,明明看似不堪一擊的中國人,怎么比“打遍天下無敵手”的他們還能打?不但軍人能打,海盜能打,就連一城、一村、一族的老百姓都成為戰(zhàn)力了,耕戰(zhàn)合一,商戰(zhàn)合一,漁船即戰(zhàn)船。

南海不行,還有東海,廣州不行,還有漳州,反正要往日本去,此去經(jīng)由閩、浙沿海,有機可乘時,便難免一乘。又乘過兩回,以失敗告終,后來也就不乘了,改與當?shù)毓賳T合作。

但他們在日本,卻因臺風漂流,得意外收獲。

江戶時期,《鐵砲記》中,談到日本“鐵炮”來源三階段:1274到1281年,蒙倭戰(zhàn)爭,已見蒙軍使用火炮;1466年,琉球人至日本,傳入明朝火銃;1543年,葡船帶來歐式火繩槍,次年,便仿制出“鐵炮”,這就是震撼日本的“鐵炮傳來”。

而種子島,則被當作“鐵炮”傳入的一個起點,“漂流事件”也就被視為日本與葡萄牙第一次的歷史性的相遇。

1543年,葡人漂流到種子島,島上日本人前來援助,見葡人火繩槍,驚為神器,稱之為“鐵炮”。當時,種子島家第十四代當主,年僅十六歲的時堯,同意他們的船只停在赤尾木港,通過一位名叫“五峰”的明朝商人翻譯,從葡人手中以兩千金購得兩把“鐵炮”,將其中一把,交與“鍛冶棟梁”八板清定,命其仿制,八板以女兒換技術(shù),制造出了日本“國產(chǎn)第一號”的“鐵炮”。

此前,他們已達琉球島,因葡攻占馬六甲,琉球人拒絕同他們交易,而日本商人,則因明朝海禁而與之通商,從此,葡船開始往來于馬六甲與日本之間,開啟“南蠻貿(mào)易”,1557年,葡人獲得澳門使用權(quán),以此為據(jù),進行葡、日、中三國貿(mào)易。

上述那位翻譯“五峰”,或曰其為倭寇首領(lǐng)——“五峰船主”王直,而那艘漂流之船,則被認為是王直的商船。

王直,又名汪直,出海時,改以母姓“汪”,自稱“汪直”,1540年,與同鄉(xiāng)徐惟學、閩人葉宗滿等一同出海,“置硝黃、絲棉等違禁貨物,抵日本、暹羅、西洋諸國往來貿(mào)易”。

同年,抵達日本值賀島,在海上,看到五座山峰,便自號“五峰”,受其影響,日本人將值賀島改稱“五島”。

1542年,受肥前國大名松浦隆信邀約,王直以平戶島為海上貿(mào)易基地,松浦氏為其造宅,他便在此居留下來。

松浦家為平戶豪族,歷史上,平戶就是日本對外交流的門戶,9世紀初,空海以及“遣唐使”就從平戶出海,10世紀后,該區(qū)域便由松浦家治理,11世紀,榮西由此東渡中國。

可到了13世紀,風云一變,血雨飄來,忽必烈兩次征日,松浦家均首當其沖,他們憑借“神風”,一再擊退元軍。

為了復(fù)仇蒙元,松浦家以對馬島、壹岐島、平戶島為基地,攻掠朝鮮半島及中國沿海,故被稱為“三島倭寇”。

我們讀中國近代史,可見史家不同的史眼,大敵當前,怎么看?魏源關(guān)注英夷,林則徐警覺俄羅斯,可他們都忽略了日本,以至于《海國圖志》里,“海國”之中,竟然沒有日本。

而徐繼畬寫《瀛環(huán)志略》,“域外”第一國就寫日本,認為,對中國主權(quán)構(gòu)成威脅的,第一就是日本,以倭患為據(jù),他指出這一點,并歸咎于蒙元,說日本自通中國以來,“未嘗西向遺一矢”,然而,蒙元“無端舉十萬之師”侵略日本,戰(zhàn)敗而歸,“倭人自是遂有輕中國之心”,以至于“有明一代,寇掠頻仍,馴至東南半壁,蹂躪無完宇。而朝鮮亦幾遭蠶食,皆由元人為之禍始也”。

元末,烽火四起,東亞動蕩,中國有元明易代,朝鮮半島也發(fā)生政權(quán)更迭,高麗覆滅,開啟李氏王朝。大陸方定,以期和平,而日本卻以南北朝開啟戰(zhàn)國時代,向大陸輸出亂源。

明朝初立,百廢待興,然而,頭等大事,便是遣使臣宣諭四方,“中夏歸于正統(tǒng)”。

故于開國第二年——1369年,明即遣使詔告日本,并提出“倭寇”問題,指出趁元朝勢衰之際,“倭寇”侵擾山東,此尚可諒解,但“自去歲以來”,明朝已經(jīng)推翻元朝“以主中國”,那么侵擾就該終止了。

所以,特來詔告——“修書特報正統(tǒng)之事,兼諭倭兵越海之由”,詔書到日,可作“臣”與“不臣”之選,“臣”,則“奉表來庭”——朝貢;“不臣”,也要“修兵自固,永安境土”。

然后警告“如必為寇盜,朕當命舟師揚帆諸島,捕絕其徒,直抵其國,縛其王,豈不代天伐不仁者哉,惟王圖之”。

由此可見,此行目的,一為報正統(tǒng),一為禁倭。

然而,此行兇險,行至九州,即遇海賊,一行被殺五人,使者被拘三月,1370年,明朝再遣使臣,詔告日本:

你們這些愚蠢的倭夷,出沒我國海濱為寇,我曾派人去問,一直沒有回音。

我懷疑過你們是倭王派來的,故意來侵擾我民。

當我就要打造巨舟,致罰于爾邦時,聽說被寇者歸來了,這才知道,前日之寇,非倭王之意,乃命有司暫停造舟。

嗚呼,朕為中國主,此皆天造地設(shè),華夷之分……

我若效法前王,“前王”是誰,是忽必烈嗎?如果我朱元璋竟然像忽必烈那樣——“恃甲兵之眾,謀士之多,遠涉江海,以禍遠夷安靖之民”,那就“非上帝之所托,亦人事之不然”。

若爾等外夷小邦,硬要逆天道——不自安分,時來寇擾,那就必致神人共怒,天理難容,征討之師,將控弦以待。

果能革心順命,共保承平,不亦美乎。嗚呼,欽若昊天,王道之常;撫順伐逆,古今彝憲。王其戒之,以延爾嗣。

如此詔告,高揚其霸權(quán)口吻,卻無自知之明。何也?蓋因倭患之起,除由日本戰(zhàn)亂,亂源輸出,非一時所能止,還有就是因朱元璋本人而起的“海禁”。一個“海禁”,斷了多少中國沿海人靠海吃海的生計?他不知道,最大的倭患,其實是他自己。

可此次出行,終于有了回音,1371年10月,日本南朝懷良親王派來使臣,同明使一起到達明廷,開啟朝貢之行,朱元璋由此確立朝貢體系,定了15國為“不征諸夷”,奉行“厚往薄來”原則,構(gòu)筑起以中國為中心的東方世界國與國的關(guān)系體制。

從朝貢貿(mào)易到爭貢之役

1401年,建文帝時,日本室町幕府正式派出遣明使,據(jù)當時《善鄰國寶記》載,此次使團,以名僧祖阿和博多海商肥富為正副使,攜帶日本國書和國禮出使南京,對明稱臣納貢。

日本室町將軍足利義滿,上書大明皇帝,大意是:日本自開辟以來,一直向上邦通聘,“某幸秉國均,海內(nèi)無虞,特遵往古之規(guī)法”,派遣使者前來朝貢。

其貢品有:黃金千兩,馬十匹,薄樣千帖,扇面百本,屏風三雙,鎧一領(lǐng),筒丸一領(lǐng),劍十腰,刀一柄,硯筥一盒,同文臺一個。此外,來使還送還了被倭寇所虜?shù)拇竺靼傩杖舾扇恕?/p>

翌年,建文帝頒賜大統(tǒng)歷,并遣使隨日本來使一同返回,將軍足利義滿親到港口迎接,還在京都舉行了接詔儀式。

1403年,靖難之役后,朱棣登基,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,派遣天龍寺高僧堅中圭密攜帶國書和貢物前往慶賀。

在國書中,義滿自稱“日本國王臣源”,進獻方物,有馬匹、硫磺和瑪瑙。次年,明遣使趙居仁等送日使歸國。據(jù)《善鄰國寶記》載,朱棣賜義滿“日本國王”龜形金印一枚,而幕府則當著明使的面,將捕獲的20多個倭寇頭子處以“蒸殺”極刑。

明朝“嘉其勤誠,賜王九章”,并簽訂了《勘合貿(mào)易條約》,此即《永樂條約》,明朝賜貢,十年一貢,貢船兩艘,每艘人數(shù),僅限二百,在寧波貿(mào)易,給予日方“勘合符”一百道。

所謂“勘合”,即由明官方頒發(fā)木制貿(mào)易憑證,有文字,有簽章,居中分割,雙方各執(zhí)一半,交易時,雙方對合。

有關(guān)勘合貿(mào)易的情況,日本方面,有《大乘院寺社雜事記》一書,該書是日本古都奈良興福寺大乘院尋尊、政覺、經(jīng)尋三代主持整理的大型文獻集,共190冊,現(xiàn)今藏于日本內(nèi)閣文庫。

當時的遣明使楠葉西忍,作為尋尊摯友,經(jīng)常出入大乘院,與之交談見聞,故其使明見聞因此而被尋尊記載下來。

勘合貿(mào)易,明朝指定寧波為遣明使唯一登陸地,除了一部分由大運河北上朝貢外,大部分,都留在寧波從事貿(mào)易。起初,貿(mào)易由幕府主持,之后,有大名和商人加入,來自大阪的楠葉西忍,就于宣德年間,作為遣明使商人,來寧波從事勘合貿(mào)易。

楠葉是個地道的商人,在《雜事記》中,他談的都是利潤,談到日本的扇子、屏風等貨物,在寧波都能賣到高價,而寧波的貨物,販賣到日本后,亦能獲得暴利。1480年12月21日,楠葉已經(jīng)86歲,他再次來到大乘院,談起了勘合貿(mào)易。

他說:唐船之利,不過生絲,寧波生絲,一斤0.25貫,運到日本,漲20倍,能賣5貫;日貨10貫,在寧波,亦能漲5倍,值50貫,可換生絲200斤,回國能賣1000貫。

一次來回,其利百倍,由明朝敕封的日本國王——幕府將軍焉能放過如此贏利機會?故其轉(zhuǎn)讓勘合符,明碼標價,以300貫一枚,收取高額費用,此外,還要求商人,以其貿(mào)易額的1/10向幕府交稅,從每條船上,幕府可以收取約40000貫錢的稅。

明朝對日勘合貿(mào)易,本有貢期、船只及人數(shù)限定,但為求利潤,往往破了條規(guī)。從1401年首次遣明使算起,直到1547年為止,近一個半世紀,幾乎每年都有日本商船前來勘合貿(mào)易,期間,官方遣明使共計19次,為自唐以降中日往來又一蜜月期。

可好景不長,到了嘉靖年間,那個被地殼運動擠壓的小島國又動亂起來了,先是在島國內(nèi)部發(fā)生動亂——“應(yīng)仁之亂”,導(dǎo)致室町幕府政治休克,被明朝敕封為“日本國王”的將軍,也被動亂束之高閣了,緊接著,便通過勘合貿(mào)易,將動亂輸出到中國,而當其首要,即為寧波,導(dǎo)致寧波之亂,倭寇隨之大爆發(fā)。

寧波之亂,又稱“爭貢之役”,發(fā)生在1523年,其時,明朝剛從南海兩場海戰(zhàn)中擊退葡軍,東海又“倭濤拍岸”了。

室町幕府失勢后,勘合貿(mào)易這塊肥肉,也被“下克上”的日本大名細川氏和大內(nèi)氏勢力所左右,他們各自派遣貿(mào)易使團來華貿(mào)易,兩團在抵達寧波后,常因勘合真?zhèn)味l(fā)沖突。

這一次,大內(nèi)氏以正德勘合組成第九次貿(mào)易使團,由謙道宗設(shè)率3船300余人,于4月27日到達寧波。細川氏得知后,也隨即派船1艘,一行100余人,由鴛岡瑞佐和宋素卿率領(lǐng),亦于四月底趕到,大內(nèi)氏船雖然先至,卻未勘合,及宋素卿至,始一同驗證。檢驗時,市舶司發(fā)現(xiàn),勘合有新舊之分,孰真孰偽?

宋某人,原名朱編,浙江鄞縣人,1495年,其父朱漆匠,受日商委托代購漆器,但直到日商回國,其父未能按價交貨,遂以子抵債,被帶去日本,仕于細川氏,改名為宋素卿。

故細川氏貿(mào)易使團,多有宋某隨行,此次宋某,便行賄于太監(jiān)賴恩,爭先進港驗貨,不但搶了先手,還占了上風。隨后,市舶司設(shè)宴歡迎兩個使團,安排席位時,又以鴛岡瑞佐居首位,謙道宗設(shè)位次席,本來就敵對的兩派,因席位又起爭執(zhí)。

大內(nèi)氏使團中,多有海盜,宴會后,被謙道宗設(shè)唆使,打開東庫,搶出按規(guī)定保管的武器,攻入嘉賓堂,殺死鴛岡瑞佐,宋某逃出,謙道宗設(shè)等縱火而去,追宋某至余姚江岸,焚毀其船,追至紹興城下,沿途殺掠,然后返回寧波,大掠市區(qū),奪船而逃,備倭都指揮劉錦、千戶張鏜率軍追擊,不慎戰(zhàn)死。

謙道宗設(shè)一行,逃亡途中遇強風,其中一船有33人,因風漂流至朝鮮,被守軍擒獲,移交給明朝政府。然后,發(fā)配浙江,令其與宋某對簿,由此揭露出遣貢先后及符驗真?zhèn)螁栴},經(jīng)查明,宋某被判決,翌年伏誅。

事后,或曰倭禍起于市舶,所以裁撤閩、浙市舶司,惟存廣東一處。

1536年,大內(nèi)義隆重啟勘合貿(mào)易,又派了兩次貿(mào)易使團來中國,但在第11次貿(mào)易使團回國途中,第三號船遭受28只海盜船圍攻,死傷許多船員。因此,勘合貿(mào)易再也無人提起。

此后不久——1551年,大內(nèi)義隆便因家臣謀反,被困自盡而死,從此,進入戰(zhàn)國時代倒計時,在通往舉國內(nèi)戰(zhàn)的道路上,大名朝不保夕,于是,勘合貿(mào)易終止,而大洋浪人則圍繞寧波近海雙嶼以及舟山群島,同沿海豪族、官員、商人抱團走私。

王直下海與中國白銀島

正是在參與國際經(jīng)濟大循環(huán)的“抱團”趨勢中,王直下海,并迅速崛起。日本人看好他,起初,也許視其為“宋素卿”之流,讓他起個引導(dǎo)作用,可沒幾年,他就自立為王,成為主導(dǎo)了。明人田汝成《汪直傳》說他“僭號曰宋”,自稱“徽王”,還“部署官屬”,擁有一個自治的政權(quán)實體——“控制要害,而三十六島之夷皆其指使”。

但其歷史舞臺,卻不在日本,而是在他心心念念、揮之不去的中國,還在大明天下里,可他竟以國號為“宋”。

為什么?這取決于他的文化認同。何以要認同“宋”?蓋因“宋”為“通”——天下“海通”,而明為“禁”——天下“海禁”。在一個由大航海時代帶來的“海通”世界里搞“海禁”,眼看著“世界潮流,浩浩蕩蕩”,而大明卻沒有通往“順之者昌”,偏要走向“逆之者亡”,故他要抗爭呀,以中國民間海權(quán)來抗爭!

憑什么搞“海禁”?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”,即便如此,也沒有“王海”一說呀!明朝天子搞“海禁”,就如同羅馬教廷搞“教皇子午線”,應(yīng)當有人問一問:誰給了他們那么大的海權(quán)?西方有格勞修斯來“論海洋自由”,而中國卻有王直下海。

下海,是以實際行動挑戰(zhàn)“海禁”,是用自己的生命來實踐“論海洋自由”所倡導(dǎo)的“天賦海權(quán)”,這就大大地冒犯了大明王朝的王權(quán)。在中國,在天子腳下,會有人主張開關(guān),把海關(guān)打開,讓洋人進來,但還沒有一人敢提出“論海洋自由”。

然而,王直無言,直接就干!在《歙縣志·汪直傳》里,他留了一句“科第只收酸腐兒無壯夫,吾儕孰與海外徜徉乎,何沾沾一撮土也”就下海了,談起原因,他說“國中法制森嚴,動輒觸禁,孰與海外逍遙哉”?在皖南山水間,在皖學與徽商傳統(tǒng)中,竟然出了這樣一號人物,自稱“徽王”,別有一番鄉(xiāng)愁。

他可以說是徽人陳獨秀和胡適的先驅(qū)吧?當我們今日提起陳、胡二人時,別忘了他們還有一位先王——“徽王”。

或曰,如此言,豈非太離譜?驢頭焉能對馬嘴乎?然也,此三人者,看似貌異,實則神同。其貌異者,以學者對海盜,比秀才遇到兵還糟,而其神同者,則曰“自由化”是也。

陳、胡二人,與王直同出一方水土,雖分古今,但氣質(zhì)相近,習性相通,自由化的人韻萌發(fā)于自然山川,發(fā)之陳、胡,以自由化發(fā)為《新青年》,于上海煥發(fā)新文化,發(fā)之王直,以自由化發(fā)為自由貿(mào)易島,至寧波近海雙嶼發(fā)為“16世紀之上海”。

他在雙嶼港,其實是個后來者,1540年,他才下海,可雙嶼在1523年“爭貢之役”后,甚至更早以前,就是個“生意興隆通四海”的海通去處,成為了“悶聲發(fā)大財”的販海所在。

當勘合貿(mào)易活躍時,它跟著一起活躍,分享著朝貢帶來的隱性紅利,當勘合貿(mào)易衰落時,它便崛起,變得更加活躍起來,以其重商主義的本來面目問世,以及確立自由貿(mào)易的自發(fā)秩序,就如同大航海的世界文學中的“金銀島”一樣——雙嶼港。

“金銀島”雖然反映了海盜世界,但它只是一個文學化的存在,通過想象的故事表現(xiàn)出來,而雙嶼島則不但是客觀的地理上的存在,還是人化的歷史性的存在,被打上了時代的烙印。什么時代?就是歷史上那個叫做“白銀”的時代。雙嶼島,并非泛泛而談的“金銀島”,但它卻是一座名副其實的“白銀島”,白銀時代,就在此不起眼的小島上,突破海禁,以走私的方式成長起來。

放眼世界歷史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“近代化”的落實,有兩個相反相成的主體,一個主體是海盜,而另一個就是國家。

據(jù)此而言,成功的“近代化”,有個必要的前提,那就是海盜與國家一體化,也就是海盜國家化,國家海盜化。

以此,我們又發(fā)現(xiàn),自大航海以來,海權(quán)時代的一個重要標志,就是海盜成為國家英雄,如此這般,乍一看,我們會認為,這是對國家正義的一種反諷,與正當性的要求格格不入。

但仔細一想,深入一看,就看到了政治文明的深層景觀,比如說,在國家觀念的民族精神的底片上,往往有海盜活動的斑斑遺跡,在歷史的暗房中,被“近代化”的曝光顯影出來。

市場經(jīng)濟中,那些“市場大于國家,利權(quán)高于主權(quán)”的觀念,就是在海盜的全球化的經(jīng)濟活動中形成的,他們的貿(mào)易行為,不受國家邊界的限制,他們的個人權(quán)利,不受國家主權(quán)的支配,他們行駛于大洋之中,逐利于國與國之間,能殖民就殖民,不能殖民就通商,不能通商就走私,連走私都不能了,就開戰(zhàn)。

若似葡人,一戰(zhàn)就敗,且一敗再敗,那就改變思路,提供服務(wù),葡人之于大明就是如此,但其轉(zhuǎn)機,得益于王直。

自遇王直以后,葡人的立場就轉(zhuǎn)變了,因為王直將他們帶往一個新的去處——日本,遂與王直一道開啟新商機。

其時,日本尚處于戰(zhàn)國時代,急需葡式“鐵炮”,故葡以“信天主,得鐵炮”開展葡式通商和傳教,這有助于日本結(jié)束小戰(zhàn)國時代,以倭寇方式參與到全球化的大戰(zhàn)國時代中來。

此外,他們在日本,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發(fā)現(xiàn),那就是白銀,日本開出銀礦,可以源源不斷提供白銀,沒有人比王直更懂白銀的價值,因其畢竟為中國人,懂得中國人的心——若你手里有白銀,就不但能抓住中國人的心,還能抓住王朝中國的魂。

那時朝廷,正考慮用白銀來改革大明財政,讓貴金屬第一次來主宰中國納稅的天平,王直一手拉著倭人,一手拉著葡人,倭人出白銀,葡人跑物流,他提供根據(jù)地,引領(lǐng)倭人和葡人,游弋東海之濱,出入舟山,立足雙嶼,為大明提供海量白銀。

于是乎,雙嶼港成了白銀島,王直以白銀為紐帶,開始了他個人從小東洋到小西洋的“半全球化”時代,而且盡其所能,將日本和中國同“伊比利亞全球化”連接起來,他本應(yīng)成為海權(quán)時代以來中國的國家英雄,不幸的是,他卻被大明王朝消滅了。

(作者近著《文化的江山》1—8卷,中信出版社)

 

自由思想者,獨立學術(shù)人

熱新聞

電子刊物

點擊進入